首页 > 资讯 > 正文

“学在陕图”公益课堂探讨AI浪潮下的阅读本质

2025-04-25 08:34:46来源:西安新闻网

4月23日,陕西省图书馆“学在陕图”公益课堂推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阅读行为:变与不变?》专题课程,特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朝阳担任主讲,带领读者深入探讨技术变革中阅读行为的坚守与革新。

活动现场,卢教授以DeepSeek、ChatGPT、文心一言等AI工具为例,指出当代人正面临“阅读效率空前提升,但认知深度可能退化”的悖论:三秒生成的文献综述,是否替代了“十年寒窗”的认知沉淀?算法投喂的信息茧房,是否会蚕食读者探索知识边疆的能力?卢教授通过对比“碎片化阅读的即时快感”与“深度经典阅读的延迟满足”,强调在AI时代更需警惕“认知偷懒”的风险。

面对数智时代的技术冲击,卢教授提出阅读中“不变”的三大核心价值:经典文本中历久弥新的人性洞察与批判性思维,以及沉浸式阅读带来的独特心流体验;《红楼梦》的情感张力、康德哲学的思辨光芒,AI可以解析却无法共情;深度阅读时“与伟大灵魂对话”的精神体验,更是技术无法复制的“心灵SPA”。

针对如何平衡AI工具与阅读本质的问题,卢教授提出可以利用智能摘要快速筛选文献,但需回归原文进行批判性验证;通过算法拓宽阅读广度,同时定期进行“反算法”的经典深读。他强调非功利性阅读的意义,读一本“无用”的书,或许不能提升职业技能,却能培养AI时代最稀缺的——保持人性完整的能力。

本次课程聚焦科技与人文交叉议题,陕西省图书馆将持续推出相关活动,助力公众在技术洪流中守护阅读的本真价值。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5-04/24/content_7118177.htm

编辑:陈陈  审编:益申合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