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左一)、刘静(右一)在摆“急救地摊”。
康梦宇摄(人民视觉)
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公园的一隅便会支起一个特殊的摊位。这个摊位不卖商品,只摆着心肺复苏假人和急救包;也不产生任何交易,只教授急救技能。
摊主是一对夫妻——吴磊和刘静,分别是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办公室副主任和急诊科护士长。两人坚持摆“急救地摊”8年多,并带领伙伴们去社区、校园、机关开展公益讲解,帮助10余万人掌握“救命术”。
初衷,源于一次遗憾
提及摆“急救地摊”的初衷,吴磊不禁皱起眉头,满脸遗憾。
“8年前,一名40多岁的男子钓鱼时意外溺水,虽然很快被救上岸,但因现场无人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最终未能挽救生命。”吴磊说,半小时后,120急救小组到达,但做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那种无力感,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
在急诊科工作20余年,刘静也目睹了太多因缺乏急救知识导致的悲剧。当吴磊回到家跟她说起这件事时,刘静非常理解他的感受。
“仅靠院内救治远远不够,必须走出医院,将急救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刘静说,他们夫妻当即做出一个决定:把急救课堂从医院“搬”到街头,开始“摆摊”教学,“当时正是夏天,我们就在休息日到人流量大的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摆摊。”
“第一次出摊时无人问津。”吴磊回忆,他们站了半个多小时,没一个人过来。想吆喝,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后来有位老大爷走了过来,问我们是卖什么的。我说我们不卖东西,只教急救知识,他又问起收不收费。”
“我们喊大家过来学一学,还有人直接说,救人是医生的事,老百姓根本不需要学这些。”刘静补充。
“刚开始确实不容易,也打过退堂鼓。”吴磊说,但他的目标很简单,“只要我讲就会有人听,只要有人学,就有可能挽救生命。”
此后,无论寒暑,他们都坚持每周出摊。渐渐地,摊位前开始有人驻足,也有人主动提出想尝试。“现在,我们每次出摊,想上手练习的人都排长队,少则一二十人,多则四五十人。”吴磊说,“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们牺牲点休息时间不算什么。”
坚持,在于看到希望
又到周末,临近傍晚,吴磊和刘静驾车来到太和县国泰广场,铺上一张地垫,从后备箱取出心肺复苏假人、急救包等工具,现场摆起“急救地摊”。这熟悉的一幕被在附近休闲娱乐的居民看到,大家纷纷围了过来。
“有谁想试试?我们可以一对一指导。”吴磊大声吆喝。话音刚落,居民孙凯就举起手,在吴磊手把手教学下,孙凯很快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之前看视频学过,以为自己会了,没想到一实操,还是出现各种错误。吴医生的‘急救地摊’很有必要。”孙凯说。
随后又有人举手说想学海姆立克急救法,刘静按照自己总结的“剪刀、石头、布”口诀开展实地教学。就这样,一遍遍专业地指导、一次次耐心地演示,两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直到广场上还剩零星几个人,吴磊和刘静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8年多来,吴磊和刘静牺牲了很多周末、节假日以及工作日晚上的休息时间,摆“急救地摊”。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渐渐被围观、被认可,夫妻俩用专业和坚持努力让更多人学会急救技能。
2021年,学员钱胜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救活了一名溺水儿童;2023年,学员周飞成功抢救回一名心脏骤停的路人;2024年,学员史浩在篮球馆及时为一个心脏骤停的人做了心肺复苏……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急救地摊”培训的学员,已在危急关头成功施救20余名遭遇溺水、突发心梗等情况的人员。
“前不久,我们摆摊的时候,还有居民特地跑过来跟我说,他用学到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了同事家的小孩。”吴磊说,每当听到这样的分享,他们夫妻俩就更加坚信,“每次摆摊,哪怕只有一个人学会,也是值得的。”
延续,从两个人到一群人
不只街头教学,采访当天,夫妻俩正忙着给50名大学生做急救培训。“我们在医院公众号上发了培训通知,不到一天,名额就报满了。”看到大家学习急救知识的热情如此高涨,吴磊满眼欢喜。
在太和县人民医院的支持下,吴磊、刘静夫妇于2017年发起成立“太和县白金10分钟自救互救协会”,协会成员以急救医护人员为主。这几年,夫妻俩带领协会成员走进校园,深入社区、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累计开展急救科普宣传活动300余场。
2019年,为提升基层公众急救能力,经太和县卫生健康委批复,太和县人民医院组建“太和县公众急救培训中心”,吴磊、刘静夫妇成为主力培训师。如今,该培训中心已开办20期公众急救能力提升培训班,超千人考核合格获得相关证书。
2022年,吴磊负责院前急救工作期间,推动构建起具有太和特色的“1367”急救模式:搭建1个高效的急救信息系统,建立县、乡、村3级联动机制,规范6项急救技术和7个重点病种的救治流程。该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急救资源,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层急救响应效率,更成功打造出“15分钟黄金急救圈”。
“1367”急救模式使太和县农村地区的急救反应时间平均缩短47.2%,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4》。
“大家学习急救知识的意愿越来越强,对急救技能越来越重视,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吴磊说,他们会坚守“急救地摊”,一直摆下去。
“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刘静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能有更多人参与到急救普及这项事业中来,“多教会一个人,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2日 14 版)李俊杰
https://gongyi.gmw.cn/2025-08/12/content_38213954.htm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李志美,女,1975年10月出生,绍兴市首位癌症义工,原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常务理事,现浙江老爸老妈养...
近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云南省大理州举办。经...
2019年初,在众多社会领域的探索者和引领者中,《中国慈善家》评选出2018年度十大社会推动者,展现榜样...
7月29日,汇聚文明力量 唱响时代新风2025陕西网络文明大会在榆林启幕。与之同时启动的2025年争做陕西好...
原标题:石景山区环卫工作者刘维奇上榜16载环卫坚守 守护城市洁净刘维奇,石景山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二...
杨贵财察看松树的生长状况。廖湘 摄中新网永州12月17日电 (张祖智 廖湘)一把锄头、一双布鞋,爬过...
尤传化组织召开游集镇文艺创作交流研讨会。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尤传化身兼数职,既是宿州市灵璧县游集镇...
近日,蒋勤勤参加了公益节目《我们在行动》,来到自己的家乡重庆,助推贫困村的发展。节目中,蒋勤勤亲...
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塑像1940年11月,陈嘉庚到大田看望集美职校师生并合影留念风景秀丽、人才辈出的厦门大学...
网易娱乐12月12日报道近日,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村长李锐在微博发起跟着村长去支教公益计划,得到了陈...
吴磊(左一)、刘静(右一)在摆急救地摊。康梦宇摄(人民视觉)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公...
西安日报记者 姚瑞丹 文 图常妈妈,常妈妈,吃饭啦!8月11日中午12点刚过,7岁的涵涵丢下手里的玩具,...
人物名片池凤英芙蓉区德政园社区慈娭毑乘务岗创始人,退休二十余年来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获全国...
▲2009年,老兵回家,步入国门的场景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张炎良编辑|郭宇 责编|李彬彬站在南岳衡山脚下的...
央广网合肥8月6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 长大后,我要当科学家,发明一种药水,让妈妈能长...
交汇点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双拥办、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