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大港油田ESG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被收录于《2025年企业ESG案例汇编》,这是继2023年先后获评“中国企业低碳先锋”“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榜单50强”后,在生态文明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绿色”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开发建设六十余载“老油田”的新底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低碳转型,布局新能源赛道
近年来,大港油田公司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战略发展需要,积极适应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新形势,大力发展绿色钻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绿色技术,加快推进新能源和储气库业务规模高效发展,着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体系。
以ESG治理提升和绿色企业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生态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格控制环境敏感区勘探开发作业活动,认真落实建设项目防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突出抓好海上、油气场站、“双高”管道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常态化开展土壤、地下水评价监测和防治修复,昔日盐碱荒滩迎来绿色蜕变,所辖碱蓬草区域被正式纳入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体系,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公司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土地等优势,明确了“对内清洁替代、对外清洁供能”的发展格局,建立了以产能当量为核心的规划指标体系,规划了“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编制地热、光伏运维管理等多项制度,研究出台《新能源业务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技术标准,从机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确保新能源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大港油田公司从一个传统油气生产企业,正在大刀阔斧地转型新能源赛道,以清洁低碳发展新模式书写能源企业绿色新名片。
清洁用能,转变企业发展模式
油田是能源生产企业,但同时也是能耗“大户”。大港油田一手抓节能降耗,一手抓绿色用能在总能耗中的比重提升,让绿色清洁能源替代成为用能“顶流”。
2024年,大港油田公司机关楼披上光伏“外衣”——每年能产出706万千瓦时清洁电力,让办公室用电彻底告别传统电力能源;浅层地热冷暖联供技术替代传统空调,能耗直降30%以上,机关楼顺利实现碳抵消量大于碳排放量,建成中国石油首个“零碳园区”。两年来,10个浅层、中深层地热及余热利用项目相继建成投运,清洁能源供暖制冷面积突破105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作为中国石油在京津冀地区最大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北大港23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满足约14万户家庭全年用电,大港油田实现由传统网电生产模式向“零碳转身”。
在民生服务领域,这份绿色承诺同样掷地有声,大港油田港西新城学校地热项目正全速推进,待项目落地,每年预计可节约标煤1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800吨。
从办公区的“零碳样板”到井场的“绿色转型”,再到民生领域的“暖冬守护”,大港油田用一个个扎实的脚印,踩出了传统能源企业向绿色低碳模式跨越的清晰路径。
绿色供能,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在新能源市场开拓的赛道上,大港油田科学布局、精准部署、多点突破,《新能源市场开发指导手册》为项目导航引路,一个个高质量、能落地、可盈利的合作项目正不断刷新能源市场“大港版图”。
地热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先后与天津市西青区、河北省霸州市、贵州省遵义市等地达成签约地热市场面积748万平方米,“大港地热”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依托“重点开发、持续跟进、储备研究”三级管理模式,相继完成市场开发、矿权申报等流程再造,河北霸州、天津西青、陕西西安等项目开发步伐持续加快。
不仅如此,大港油田还积极外输绿色用能技术和理念,2024年与沧州市南皮县政府深化新能源合作,项目在利用南皮县现有供暖设施的基础上,采用中深层地热+市政管网耦合联合供暖方式,可提供约314.1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覆盖用户2.3万户,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26万吨,用实干助力地方绿色发展。
技术升级,着眼新兴布局未来
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大港油田公司在新能源利用和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既稳扎稳打,又步履铿锵,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一方面,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与清洁能源利用深度融合,通过新技术应用降低能耗、规范管理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质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在大港油田绿电公司零碳示范园区,通过应用数智化技术手段,新能源综合利用智慧管控平台加速落地,其运行监测模块已实现对电力网、光伏网、低压网、热力网、水网的“五网”综合管理,实时监测光伏、储能等设施的运行数据,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关键技术攻关与前沿领域布局齐头并进,为转型开辟全新赛道。针对光伏、地热项目薄弱环节,加快攻关低成本浅层地热开发利用、中深层砂岩回灌及新型电力系统等技术,有效解决地热定量回灌难、油区电网消纳率低等开发运营难题。同时,积极布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完成了金属裂解水蒸气制氢先导试验现场工艺改造,孔隙型压缩空气储能注气试验、生物质气化制蒸汽项目进入落实阶段……一系列成果为油田构建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体系筑牢技术基石。
挑战之下才有生机,破茧转型方得未来。如今的大港油田公司,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多能互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奏响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书写能源报国新篇章。
https://business.cctv.com/2025/09/17/ARTI2PASF4NsjjCR8skjZvIG250917.shtml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5日公布《2024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表明,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
8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加大长江岸线的整治力度,已建成全长...
中央气象台7月3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3日白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6月2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6月26日08时至27日08时,山东南部、...
近日,联合国人居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医疗与教育环境、交通与城建环境、气候与生态环境、房价压力...
放晴后的西宁蓝。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8月9日,一场阵雨过后,西宁的天空碧蓝如洗,朵朵白云...
中新网4月24日电 生态环境部4月24日通报2018年度全国12369环保举报情况。通报显示,2018年,全国12369...
8月15至19日,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通报称,2019年中国环...
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大港油田ESG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被收录于《...
漫画 李晓军□ 本报记者 蒲晓磊9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放在重要位置。近五年时间,内蒙古累计...
近日,渝碳大讲堂活动在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举办。重庆社科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吕...
以清塑护岸,守护蔚蓝为主题的2025第九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大连分会场活动,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港...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暴雨过程多、平均气温创新高——气象部门介绍主汛期天气气候特征新华社记者黄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