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南大洋黑夜渐长,光照减少,同时由于海冰生成、阳光透过率减弱,南大洋进入“黑暗季节”。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9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在罗斯海围绕“黑暗季节”中生态系统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现场观测和实验。其中,海水,作为最常见的元素,成为作业频率最高的项目。
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大洋作业的第一站,位于罗斯海陆坡以外的深水区,也是西侧底层水的外流区附近。随着采水设备下放,张召儒发现海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 张召儒:
在这个站,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水团的信号,就是南极底层水,在2500米、2600米处,距离海底大概一两百米的地方,开始出现了一个温度的拐点,说明了它是一个冷水团。海洋当中冷水的含量越多,越有利于海洋从大气当中去吸收热量,发挥海洋对于气候的调节功能。
而海水告诉科学家们的不仅仅是温度和盐度这样的物理变化。过滤,是最常见的海水处理方式,队员们根据自己学科的研究方向,采集不同水层的海水,再利用相应的设备,对海水进行初步处理。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队员 冯媛媛:
海水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滤膜,其中的颗粒物就按照粒级分别被截留下来。再加入丙酮,萃取其中的叶绿素,测不同粒径大小的叶绿素浓度。这是我们海洋学调查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生物海洋学的基础的参数。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队员 季仲强:
这边做的颗粒有机碳分析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这边还会做一些色素、生物硅测定,它也是跟整个生物泵的过程有关。在秋冬的环境下,想知道浮游植物的组成。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队员 张武昌:
这是做海水当中的浮游生物,单细胞的纤毛虫,是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发现微型浮游生物浮游纤毛虫的季节变化。
有的队员需要研究海水里面存在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而有的队员则需要过滤后的海水。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队员 林辉:
这个是需要用过滤之后的水,研究溶解态的碳、溶解态的有机物。秋季因为混合层比较深,表层生物的生化反应能够充分带入深海中,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生物的这些碳,怎么样通过南极底层水,运送到南大洋的底部。
在实验室,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小帐篷。负责这个项目的张瑞峰说,帐篷中装有空气过滤器,能打造一个洁净的环境,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因为他关心的是海水中的痕量元素。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队员 张瑞峰:
如果能搞清楚铁在南大洋的分布,就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知道,浮游植物它能生长的潜力是多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来源的支撑力有多大。
在南大洋,由于大气运动和水温变化的关系,和夏季相比,秋季海水更冷而且混合更深,这会带来海洋化学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貌似普通的海水,会告诉科学家们更多关于南极的秘密。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队员 陈敏:
比如说一些化学要素可以反映海水的组成,以及海水运动的一些规律。另外一些化学要素,比如营养盐、有机碳等,可以反映这些海洋生物活动的过程,特别是秋冬季黑暗条件下,生态系统如何变化。最后,另外一些化学要素,它是可以反映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这些海洋化学要素的协作,我们很难去准确揭示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些规律和机制。
https://news.cctv.com/2025/05/05/ARTIeMVwvNQUUpUNGG00Xn0x250505.shtml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每年候鸟迁徙季,四川雅安都会吸引红嘴鸥来这里越冬。随着天气转暖,红嘴鸥已经启程北返。但当地一条关...
远眺重庆渝中半岛。齐岚森摄 光明图片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检测土壤样品中的金属含量。资料...
引江济淮是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任务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加强灌溉补...
安徽省岳西县昨天(24日)阳光明媚,但气温偏低,县城最低气温-2 4℃,石关乡八里村一带仍然寒冰白雪一片...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寒潮影响,未来三天,中东部地区仍有低温天气,最低气温0℃线...
长期以来,气候变化都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这把火率先烧到了美国身上。据环球网消息,美国《纽约...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城市环境卫生成为有效管控疫情的重要环节。联运环境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
近日,联合国人居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医疗与教育环境、交通与城建环境、气候与生态环境、房价压力...
人民网内罗毕3月9日电(记者 万宇) 9日上午,由联合国环境署举办的第二届环境科学、政策及商业论坛在肯...
在地球上,气候是影响我们地球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地球环境是变得越来越糟...
秋季南大洋黑夜渐长,光照减少,同时由于海冰生成、阳光透过率减弱,南大洋进入黑暗季节。来自中国、美...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光照时间的增长,鄱阳湖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鱼类繁殖季,成群的鱼儿在湖...
人民网巴黎4月27日电 (记者何蒨、于超凡)4月24日至26日,绿色发展转型可持续创新绿动未来(ChangeNo...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以 我们的能源,我们的地球 为主题,聚焦全球能源可持...
暮色时分,成群的黑脸琵鹭从红树林梢腾空而起。它们舒展着流线型的羽翼,黑色的飞羽与洁白的翎羽相互交...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天,由沈阳市沈河生态环境分局、中国石油辽宁沈阳销售分公司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