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纪录片《社工当先》播出引热议 聚焦平凡中的感动

2020-03-24 09:36:01来源: 人民日报

“东城社工”,他们风雪之中坚守岗位、志愿服务,他们危难之中无私奉献、守卫家园……真实记录东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抗疫专题纪录片《我们在一起》,继第一集《白衣逆行》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热播之后,第二集《社工当先》也于3月20日晚21:53,在BTV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准时播出。

纪录片《我们在一起》共分《白衣逆行》《社工当先》《勠力同心》《共迎春天》四集,每集20分钟,由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与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这里是北京》栏目组共同策划制作。

第二集《社工当先》以可亲、可爱、可敬的“东城社工”为主角,通过挖掘展现每一个人的点滴瞬间,组成了“东城社工”一个立体全面的感人形象。雪里雨里,他们不惧严寒、毫无退缩;守护社区,他们恪尽职守、勇挑重任;面对居民,他们暖心服务、细致入微。他们用双脚丈量辖区内的大街小巷,用心、用情、用温暖守护一隅平安。这其中,有从大年三十开始入户排查的社区工作者;有一直坚守守望岗为居民测温、解决困难的社区书记;有发明“战‘疫’图”破解排查困境的社区专员;有每天为商户百姓普及防疫知识的“小巷管家”;有帮助居民解决废弃口罩垃圾投放的社区志愿者;有线上陪聊、线下跑腿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用热情、智慧和付出,携手居民,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真实!亲切!感动!”3月20日,《社工当先》在BTV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栏目播出后,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迅速引发热议,广大党员干部、社工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纷纷留言、转发,为执著坚守的“东城社工”点赞,表达对舍小家顾大家的东城社工的感激和赞叹。

“我深深地为‘东城社工’而骄傲!”

“我深深地为东城社工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自豪!”观看完纪录片后,东四街道七条社区社工武鑫激动地表示:“作为一名东城社工,阻断疫情在社区传播是我们应该做的。通过观看纪录片,我看到了和我一样的其他社工疫情期间的工作和每个人背后的故事。入户排查、登记信息、宣传防疫知识……只要我们的工作能换来居民的安心、居民的健康,不管多累都值得!纪录片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勇往直前、砥砺前行!”

从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到现在,社工们每日都在为疫情防控做着摸排、追踪、宣传、登记、消毒卫生死角等工作。高强度的工作使我们身体疲惫,但是看到居民们主动配合登记摸排工作,真的是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居民的支持,也是我们坚持的动力。希望疫情早一点得到控制。

——摘自北新桥街道《民情日记》 记录者白兰

看到纪录片中出现的《民情日记》,北新桥街道前永康社区社工白兰感到分外亲切,“民情日记就是我们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记录了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也是我们工作的底账,防疫期间我们除了正常排查、消杀等工作外,也要处理好居民的合理诉求,时刻提醒自己解决好居民所急所需,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我们不能松懈,要一直坚持,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社工刘冲表示:“通过观看抗疫纪录片《社工当先》我受到特别大的鼓舞,我觉得这是我们所有社区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在疫情防控中,东城社工筑起联防联控的“安全网”,为阻断疫情在社区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集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鼓舞和鞭策!”东四街道二条社区金大钧表示:“看完北纪录片《我们在一起》第二集《社工当先》后,我深深感到作为胡同里的一名小巷管家,自己在疫情中的责任重大,小巷管家是居民联系政府的关键一环,作为胡同的管家,不仅要为街坊们解决好日常的难事儿,在特殊时期更要发挥作用,管好胡同里的大事小情,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为街坊们服务。”

“东城社工,向你致敬!”

纪录片播出后,也在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居民中得到了热烈反响。他们通过转发微博,分享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为“东城社工”点赞、喝彩!

团区委抽调干部韩璐表示:“看过影片后,非常感动。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广大东城社工坚守在社区、胡同、街巷,入户排查、统计信息、测量体温、运送物资……他们是勇敢的防疫“守门人”,他们是可敬的逆行者,他们用责任、担当、智慧、勇气,筑起一道道隐形的铜墙铁壁,守护居民健康,保卫共同的家园。向东城社工致敬!”

第二图书馆干部左堃说:“我们从寒风雨雪坚守到春暖花开,东城图书馆人从没有退缩,我们在下沉社区,执行执守任务的同时,向居民推广网络阅读,丰富居民居家生活,通过这次疫情,锻炼了我们每一个人,虽然看似简单的“看大门”,但为了减少居民的埋怨,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小区的居民,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防止非小区内人员混入,对无证人员我们采取:一测、二问、三扫码、四登记、五报告的流程。大家相互取经,做到万无一失!”

前门街道大江社区居民表示:“昨天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纪录片《我们在一起》,播出了《社工当先》这一集,其中不但有工作在我身边的社工,还有我们街道的流动宣传防疫车,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特亲切!疫情开始没多久,我们街道就开始用消防巡逻车播放疫情防控宣传要点,每天定时巡逻播放,这个点子特别好!咱们社工们不但入户排查、值班值守,我们居民生活有困难也帮着解决,爱心便民菜进社区、免费帮居民理发……我就想由衷的说一句:东城社工,好样的!”

体育馆路街道法华南里社区居民表示:“我的孩子也是社工,每天早出晚归,经常不能回家,看着他我就想起我们社区的社工也是一样的辛苦,他们跟我的孩子差不多大,我就想我能帮忙做点什么,我是党员,身体还可以,从一开始我就报名参加了家门口的值守,希望能帮他们分担一些。”

东花市街道北里西区社区李女士表示:“我看了《这里是北京》播出的抗疫专题纪录片《社工当先》,其中有一段就是我们小区的事,我很有感触。我们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后,大家都很恐慌,杨桂民书记第一时间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者24小时值守,为密切接触者提供居家服务,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温馨提示对事件做详细说明,并在温馨提示中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随时为居民答疑。社区工作的及时到位避免了疫情的扩散,工作过程的公开透明,也让我们安心放心。咱们的东城社工,奋战在防疫的第一道关卡,与时间赛跑,为疫情防控奉献着一切。东城社工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让我非常感动,东城社工,向你们致敬!”

“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的凝聚力!”

春节刚过,《这里是北京》栏目组的导演和记者们就一起走进东城区的各个街道和社区,记录东城各界为抗击疫情做出的努力。

导演宋敏怡回忆起2月初的北京,安静异常,在下雪的日子里,小区外、胡同里,几乎没有车辙脚印,即便平时车辆川流不息的东单北大街上,也显出别样的宁静。而风雪中也有忙碌身影,是为抗击疫情而奔走的东城社工,从笑容稚美的九零后到亲切从容的七旬老人,都主动靠前,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在疫情蔓延最紧张的时刻,东城社工们坦言“我也害怕”、“家里也担心”,但是他们没有退却,依旧选择站在守望岗、挨家挨户做排查,或是为有需要的居民送菜。他们用一支支测温枪、一张张表格、一句句温言询问,用敲肿的手,跑细的腿,磨破的嘴……千般“水磨功夫”,无数辛苦付出,才构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铁壁铜墙”。

在前永康社区采访时,摄制组的记者陶洁丽发现,社工们他们每天不仅要下户摸排,动态掌握居民返京情况,还要回复12345的投诉件,有些投诉还是让她大跌眼镜。每次进入社区都会被要求测量体温,就出去拿个快递回来还要被测体温,太繁复了,投诉!跑着进卡口值守人员没能第一时间拦住测体温,投诉!就到胡同口拿个东西,还要戴口罩?投诉!最夸张的是,社工们出门去贴防疫海报,回来后接到投诉:海报贴的不齐。

虽然有居民误解,但是能够理解社工工作的居民更多更多。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被很多百姓看在眼里,陶洁丽在拍摄中,遇到的大爷大妈们,看到她手里拿着摄像机,都会说:多拍点!好好报道报道咱们的社工,他们真的是太辛苦了!

在东花市街道枣苑社区拍摄的时候,陶洁丽问第二图书馆的左堃,在门口站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却说现在已经很知足了,当初刚来社区值守的时候,门口没有救灾棚可以遮风挡雪,北京的第一场大雪,他们在路边的一个夏日遮阳伞下躲雪的。有人出入再跑出来检测体温,谁知道在当她检测完体温想再跑到伞下躲雪的时候,遮阳伞因为不堪大雪的“重负”,一下子收了起来,跟她一起值岗的同事就这样无情地被大伞夹在了里面,所幸力度不大,里面的人穿的也厚实,没有受伤,“救出”队友后,大家都“很不厚道”地大笑不止。

陶洁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志愿者的乐观向上,也体会到他们坚持岗位值守的不易。

记者唐远,同时身兼纪录片的导演和摄像,他穿过防护服,走进过隔离病房,拍摄过疾控消毒,而走到东城社工身边,他说自己感受到了另一种力量。

“我用镜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凝聚力。”唐远说,一场疫情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是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凝聚力,当我们团结一致时所焕发出的能量是多么的强大,“从七十多岁的小巷管家,到主动请缨值守岗位的在校学生,从值守一线不曾回家的民警,到直面病毒不怕牺牲的医生……我拍到的不仅仅是白衣战士、东城社工,更是面对灾难时,我们整个民族脊梁里的自信与韧性!”(郑娜娜)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