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气候 > 正文

穿越时光之河,搭建守护河狸的桥梁

2020-03-06 14:08:14来源:中国环境报第4版

图为“河狸粉丝团团长”初雯雯。

4000万年前,一只欧亚河狸在北半球欧亚大陆的河岸旁专心致志地“啃伐”树枝,只为修筑一道“水坝”。后来,水坝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河狸坝”。这只可爱河狸的子子孙孙也成为动物界有名的“水坝工程师”。

如今,这种古老的动物穿越时光之河,来到初雯雯的生命中。

25岁的初雯雯身上有很多标签:野生动物摄影师,中国林业出版社编辑,瞳之初自然保护协会创始人。而她自己最认同的是“河狸粉丝团团长”这个角色,她与河狸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与守护生命相关,自然与生命的魅力触发人性的善与真。

■作为流域的旗舰物种,蒙新河狸通过自建家园来改善小环境

初雯雯守护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过去,河狸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河北、甘肃、江苏等很多地方都曾挖出河狸的化石。但随着生境遭到破坏,这些地方的河狸也就慢慢消失了。

目前,我国的河狸只存在于阿勒泰地区,与蒙古国的河狸一起,构成了欧亚河狸7亚种之一蒙新河狸(Castor fiber birulai)。它们生活在由布尔根河、大小青河和查干河等组成的乌伦古河水系中,数量约为500只,实际上比大熊猫还稀有,但却不为人们所熟知。

河狸外貌憨厚,大鼻子小豆眼,和所有啮齿类一样,有着一对坚固的大门牙。它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在进化的过程中,拥有了一身厚实防水的棕短毛和一条扁平有力的橄榄型尾巴。河狸个个都是游泳和潜水的能手,因为性情温和,喜欢在外界干扰较小的安静环境中栖息。

机敏而胆怯的河狸还有一身特殊的本领,它们通过修筑水坝来建设自己的家园。“自然界水坝工程师”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叫的,它们的牙齿堪称“电锯”,绕着树干转圈啃直到树枝倒下。获得了树枝后,它们还会搬运淤泥、石头、小树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并巧妙地堆积在一起形成大坝。

在搬运过程中,为了方便省力,它们挖泥开凿深水道,利用水流把木材送到“建筑工地上”。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河狸坝是850米,从1975年开始建造,而且还在持续变长。

我们知道筑坝可以拦截水流,使水位上升,所以当水流变慢,水位过低时,河狸就能通过这种改造为自己创造安全的栖息地以躲避天敌,同时还能防止水下入口在冬天结冻封死。

从外面看,河狸的巢穴就是一堆横七竖八的木头。但如果用三维立体图去看,则让人惊叹不已。水面上是一系列房间,如吃饭、睡觉、晾干室、繁殖等均有专用小房间,还有逃生功能。如果是一家四口的河狸,要想搭建如此豪华又冬暖夏凉的巢穴,一般需要数年时间。若是单身的河狸,则房间功能没那么齐全。

除了为自己营造温馨的家园,这些可爱河狸辛勤修建的水坝还改善了小环境,通过过滤作用,营养物质留下来养活了鱼虾,进而也养活以鱼虾为食的其他野生动物。

在它所修建的“狸”造小环境里,两栖类在池塘里繁殖,幼年鲤鱼和鲫鱼把池塘当做自己的“育儿所”,水鸟在池塘里觅食,甚至在河狸的小屋上筑巢。因为河狸的存在,小环境里营造出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并能良性循环下去,一个又一个小环境质量的提升,最终就会提高大环境质量。

“蒙新河狸是整个乌伦古河流域的旗舰物种,它的生存情况代表着它所处生态环境的现状。”初雯雯说起河狸总是带着兴奋和自豪,“河狸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会通过改变自身周边环境质量去提高大环境质量的野生动物。”

30年前,蒙新河狸数量调查显示,乌伦古河流域的沙漠绿洲中共有162个河狸家族,不知是幸运还是应该叹息,在阿勒泰地区相关部门和协会以及广大守护者的保护下,如今依旧是162个家族在苦苦维持,河狸的数量估算仍为500只左右。

“河狸以草本植物为食,它不会对任何动物造成生命危险。相反胆小的它们经常被黄鼠狼欺负,甚至存在生命危险。”说起河狸,初雯雯浮上心头的除了喜爱,最多的就是心疼。

初雯雯的父亲初红军,30年前为了寻找河狸来到新疆,开始保护中国仅存的162个河狸家族。在这里,政府选择了河狸分布最为密集的50公里河道及周边生境,成立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了蒙新河狸,哈萨克族牧民也在这里世代生存,这个民族对自然的信仰和对野生动物的关爱,与政府提供的保护一起为蒙新河狸带来了希望。

“但是这不能保护所有的河狸,162个家族中有38个住在保护区内,剩下的124个家族全都在保护区外,对于我们而言,还有更多的保护工作需要完成。”初雯雯说。

“在过去的30年里,我父亲带领团队每年都对整条乌伦古河的河狸情况进行调查。直到他工作调动到了其他地方,我向政府请愿,接手每年的河狸调查,协助政府推进河狸保护工作。”

■搭建关注的桥梁,新晋“爱豆”的偶像养成之路

2009 年,初雯雯主导并参与了《乌伦古河流域蒙新河狸秋冬季生境因子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项目,通过研究调查每一个河狸的巢穴,记录下相关数据,如水深、植被盖度、灌木数量、乔木数量、水温等。对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后,人们得出结论,河狸的生存情况与水深和植被情况密切相关。

对于河狸来说,最关键的植被就是灌木柳。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狸生活的乌伦古河生态环境渐渐退化,灌木柳大量减少。为了拯救河狸,初雯雯发起了补种灌木柳的公益项目“蒙新河狸食堂”。

“我们想要协助政府去照顾保护区之外的河狸,也想了解牧民和它们共存的情况,只有调动了社区的力量,保护才能够做到全面。同时替牧民找找增收的方式,实现双赢。”初雯雯清楚,要把整条河都变成保护区的想法不现实,因为这里也是牧民世世代代的家园,牧民也需要生存。

如何为河狸保护与人类生存搭建一座希望的桥梁?初雯雯和同事们希望找到新的方法与契机,不仅仅只是河狸,也让其他更多的物种,雪豹、盘羊、野马、猞猁,都能为人们所了解,并愿意去保护它们。

“在2018年,我们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在进行河狸调查的时候,同步开展‘河狸守护者’活动。我们将162个河狸家族分给162个网络上的守护者,每个云守护者每年捐赠500元,就可以实现“云养”河狸,这500元钱会换成一车牧草,送给每一个离河狸家族最近的牧民也就是在地守护者,激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保护河狸工作中,为进一步带动社区保护打下基础。”

塔利哈提是121号家族的在地守护者,初雯雯和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老班长”。“为了给误入农用渠面临生存困境的121号送食物,老班长每隔一天都会带着新鲜的树枝和胡萝卜徒步好几公里去照顾它。”

“这个活动收效非常好,守护者领养河狸后,每天都等着更新调查进度;牧民也开心,收到牧草之后自愿给我们汇报河狸的情况,替守护者们实地保护河狸。”

除了招募河狸守护者,“蒙新河狸食堂”的项目也渐渐步入正轨。在初雯雯的努力下,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富蕴及北屯3个树苗栽培点共计培育了7.5万棵柳树苗。“在牧民的精心照料下,树苗长势喜人,河狸宝宝们的口粮终于有了着落。”不仅如此,初雯雯还把河狸食堂的理念带到了非洲,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她与工作人员一起种下了“河马食堂”的口粮。

“我的选择是继承父亲的科研工作,用与时俱进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动物保护,众人拾柴火焰高,力量的汇聚才有希望。”

在初雯雯看来,河狸守护者行动是为了调动大众的热情,让公众都看到野生动物的美好。关注与了解永远是抵达保护的第一步,“河狸粉丝团的团长”将萌宠河狸带到大家面前,人们被河狸的可爱所吸引,为河狸的故事所触动,“粉丝”线上“认领”河狸后变成守护者,他们还可以通过“粉丝见面会”,也就是自然教育活动到河狸生活的地方去实地感受。

而对于那些遗憾不能亲眼目睹河狸宝宝的守护者,初雯雯和同事们为大家带来了河狸直播。“我们挑选了最为稳定的一窝河狸,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开始了河狸直播,粉丝们可以远程看到他们守护的河狸崽。”

通过直播等活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河狸的“粉丝”,初雯雯传递着她从野生动物身上感受到的纯粹与美好,“认识到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野生动物才真的有未来。”

追问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

让善意转变为行动

也许,遥远的人们觉得一只河狸的生死与自己无关,也许森林与河谷中生命的呐喊,人们不曾听见。但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守护者的呼声,感受到他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真挚感情与纯粹信念。这些声音,不容忽视。

“野生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的孩子,我在潜意识里将它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在初雯雯的世界里,河狸是家人,是可爱的自然之子。每一种生命的存在,其本身并不是错误,无论是非洲草原上血腥的弱肉强食,还是深海里凶狠的鲨鱼吃掉一条黄花鱼,都在生态自我修复中达到平衡。但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变化,对于每个人而言,怎样更友好地生活在地球上,是人类的反思与自我救赎。

保护蒙新河狸,绝不仅仅是在保护一种野生动物,那里也是牧民的家园。

初雯雯与同事们的“蒙新河狸食堂”项目培育的灌木柳,不止是蒙新河狸最主要的食物,同时也是整个乌伦古河道重要的环境维护物种。其较强的生命力以及高度发达的根系,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补种灌木柳,不但能解决河狸食物匮乏的问题,而且对保护乌河整体健康、维系生态系统完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们相信,这个项目开展后,能够为乌伦古河重新带来生机,也能够保护更多河狸,让它们不受饥饿之苦,甚至提高环境容纳量,让更多的河狸宝宝在自力更生后,能够长久地活下来,而不是刚一成年就被赶出家门,然后默默地消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们不会止步于162个家族,只要足够努力,坚持守护,它们一定会更好。”

越来越多的远在互联网另一端的人们,被河狸吃胡萝卜的可爱视频所治愈。我们因此看到,时空的遥远,不能阻挡心灵的靠近,当这一切变得与自己相关,牵动内心的善意,才会转化成实际的保护行动,促使人们与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去。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