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 正文

2018小儿肺炎科普宣传公益活动在京召开

2018-11-13 08:40:35来源:新浪育儿

2018年11月12日第十个“世界肺炎日”将如期到来,今年的主题是“阻止肺炎:十年前行,一路向前”。为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2018“世界肺炎日”小儿肺炎科学宣传公益活动在京召开。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姜雯处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冯录召主任参加活动,就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与负担、肺炎的免疫预防与进展、儿童肺炎综合干预宣传的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图为:儿科公共卫生等领域专家主题讨论图为:儿科公共卫生等领域专家主题讨论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发热、食欲下降等,未得到救治或救治不及时都可能导致死亡。肺炎是造成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大感染性疾病,仅2015年,全球因肺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数量高达920136名,占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的16%。肺炎影响着所有地区的儿童和家庭,但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每年约有1100万名儿童因肺炎住院接受治疗,而这些儿童几乎全部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据了解,世界肺炎日(World Pneumonia Day)是于2009年11月12 日由全球近百个组织和机构组成的联盟--全球儿童肺炎联盟(The 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Child Pneumonia)发起,并确定于每年的11月12 日是“世界肺炎日”,以督促各国政府加强对儿童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联盟成员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肺炎预防和控制全球行动计划》,救助儿童会在全球发起了大型健康公益行动“婴幼儿生命关爱行动”均期望通过综合干预,使肺炎得到有效控制,最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目标。

会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杨建军致辞。他表示,肺炎是由传染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导致,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炎球菌,它是细菌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细菌性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但仅有1/3的患儿得到了有效治疗。肺炎是可防可控的,预防小儿肺炎是降低儿童死亡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免疫接种是预防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最简单、最有效方法。目前,世界各地对于肺炎预防的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也不高,帮助公众建立积极、正确的预防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

活动还邀请到了儿科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在谈及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与负担这一主题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专科主任李增清指出:“婴幼儿是肺炎球菌的主要宿主 ,在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肺炎中,肺炎球菌性肺炎是小于5岁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菌,占我国新发重症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的18.3%。肺炎球菌不仅引起肺炎,更严重的会引起相关的侵袭性疾病,其中仅肺炎球菌性肺炎和肺炎球菌脑膜炎在全球就可导致大量的疾病负担,可引起死亡和长期后遗症。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BD)调查人员估计在全球范围,肺炎球菌性脑膜炎造成约12万人死亡,肺炎球菌肺炎每年造成82.7万人死亡。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则从国外经验的角度分享了肺炎的免疫预防进展。在他题为《肺炎的免疫预防进展--从国外经验看PCV的群体保护效应》的报告中指出,有研究将成人肺炎球菌鼻咽部携带率与同一人群中的儿童(年龄≤6岁)进行比较,在分析了1300名成人和404名儿童的鼻咽部培养结果后得出结论:儿童肺炎球菌鼻咽部的携带率明显高于成人。同时,冯录召在上述报告中指出,根据系统回顾性研究,PCVs引入后,儿童疫苗血清型肺炎球菌鼻咽部携带明显下降;婴幼儿及其父母的携带率均明显下降,且持续时间至少4.5年;PCV的群体间接保护效应通过降低携带来实现;PCVs引入后,儿童携带率下降,同时接种与未接种人群IPD发病率同步下降;系统性分析,PCVs引入NIP后,世界各国成人人群的IPD发病率也明显下降。

加强肺炎球菌性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主动预防意识,是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特别是婴幼儿人群患病的重要前端手段。在积极干预、预防肺炎方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郑东旖也进行了儿童肺炎综合干预宣传方面的经验分享。

她推荐干预措施包括:1。母乳喂养;2。合理饮食,均衡营养;3。适量的运动及户外活动;4。良好的卫生条件,保持空气新鲜;5。按时接种疫苗;6。不随意用抗生素;7。远离病源;8。避免父母及看护者的间接传染。郑东旖指出,预防疫苗的接种是为宝宝免疫力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其中一类疫苗是必须接种的,二类疫苗则是自愿自费接种,二类疫苗能对一类疫苗起到补充作用或替代作用。2008年WHO就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另外她也表示,疫苗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红肿、发热、轻微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通常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处理,公众无需过度担心。

编辑:木易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