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展阅读 > 正文

“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纪实

2020-11-02 15:32:18来源:网络

“让我们谦卑地俯下身去,呵护这些孩子”——“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纪实

【写在前面】

父母为生计离开大山,去往城市,他们在爸爸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农村留守儿童,一度已成为社会发展之痛。

提到留守儿童,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许依旧是“缺衣少食”,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困难已慢慢得到解决,但是由于长期亲情缺失、监护缺位,留守儿童群体的安全形势和心理健康等发展性问题正逐步成为新的社会难题。

“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它是一个长期运营的图书馆+小型影院的公益项目,主要致力于在社会公共资源覆盖较少甚至覆盖不到的偏远乡村建公益图书馆,目的是给这些地方的孩子们更好的陪伴,让他们通过书本和电影去认知、拥抱外面的世界,进而拥有一个充实、健康、快乐的童年。

从2015年12月12日正式起航以来,通过近5年的共同努力,“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已先后在11个省(自治区)的22个边远乡村(社区)正式落户。

图书馆落户到哪里,“芥菜籽”就将爱与尊重带到哪里。在管理运营中,项目团队最看重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对孩子们完满人格的培养与守护。他们对外的宣言是:“让我们谦卑地俯下身去,呵护这些孩子。我们定会看到那些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那些闪闪发亮的灵魂”。

从一开始,“芥菜籽”就是由一群有志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团队,受现实政策环境的制约,至今也没能成为一个正式的公益组织。然而,在志愿者眼中,“芥菜籽”能否“正名”并不重要,他们真正期待的是:社会不再需要“芥菜籽”和这类组织的存在。

文/彭川

7月18日,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叶堡村百姓幼儿园的图书馆迎来开馆日,村里的孩子们闻讯后陆续赶来,入馆后,或端坐于小板凳,或倚靠着沙发,纷纷拿起书认真地读起来。当天,大家还围坐在一起观赏了电影《超凡蜘蛛侠》,幸福和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叶堡村留守儿童众多,5年前,北京的一群爱心人士帮助村里修建了一个小型图书馆,自那以后,周末和每年的寒暑假,孩子们便有了新的去处。

这个小型图书馆,正是“芥菜籽流动图书馆”非盈利性公益项目结出的第一个果实。

说起芥菜籽流动图书馆的创立,还要追溯到数年前发生的两起令人痛心的悲剧性事件。2012年11月16日,贵州省毕节市5名男童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不幸身亡。2015年6月9日,也是在毕节,4名留守儿童在自己家中服毒自杀,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两起悲剧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家长都长期在外务工,这些孩子得不到必要的关心和照顾。

悲剧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芥菜籽流动图书馆的创始人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些悲剧以一种近乎惨烈和令人痛心的形式,折射出了留守儿童的困境:缺乏亲情的关爱,缺少心灵的沟通,以及相关政府政策的缺位。

自己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呢?

根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13年的统计报告,当时中国的乡村留守儿童高达6000多万。由于缺少关爱、缺少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其中的不少人出现了厌学、性格孤僻、脆弱等“留守儿童综合征”的症状。由此导致的不断发生的刑事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这不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必需的关爱是普遍现象。

这一问题经媒体报道发酵后,政府和诸多公益组织、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但是很显然,大家一哄而上做公益,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忽视农村留守儿童真正的需要。因此,必须找出一条和大家不一样的公益路径,同时,所做的事应该是孩子们迫切需要的。

遵循这一思路,杨麟、王莎莎、蔡颖等最初的几位志愿者一起进行了反复地商讨与论证,最终他们决定合力在社会公共资源覆盖较少甚至覆盖不到的偏远乡村创办公益图书馆。

“现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的物质生活大多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善。研究发现,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力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对于物资救助,绝大多数的乡村留守儿童更需要的是关心和陪伴。”杨麟说,在村里修建图书馆,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共同的“家”,在这里他们不仅能相互陪伴,还能得到志愿者老师的照顾,感受社会的温暖,同时通过书籍和电影这些“桥梁”,了解和拥抱外面的世界。

据杨麟回忆:

2015年,筹办芥菜籽流动图书馆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他们想找一些现成的案例做参考,于是便到网上去查询,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农村”+“图书馆”等关键词后却发现,能够找到的案例非常有限。不过,这时一些有关立人图书馆的资料,却令他们眼前一亮。虽然,那时的立人图书馆已经关闭了,网上的资料也是零零散散的,但那些关于立人创办理念的描述,却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立人资料中令志愿者们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我们定要见到那些明亮亮的人,那些灵魂闪闪发光,眼睛炯炯有神,不矫饰,不虚荣,透着亮光的人!

他们决意将其中的一些精神内核继承下来,继续发扬。

于是,创建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后,在宣传语中,他们将其改成了:让我们谦卑地俯下身去,呵护这些孩子。我们定会看到那些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那些闪闪发亮的灵魂。

后来,看到立人图书馆一位志愿者当初写的《谁言人间再无晏阳初》他们才知道,原来立人图书馆的创办是在效仿晏阳初当年的乡村建设学院。

晏阳初先生曾说,“中国今日最急需的,不是练兵、不是办学、不是开矿,也不是再革命,我们全国上下人民所急需的,就是革心。把那自私自利的烂心革去,换一个公心。有新心而后有新人,有新人而后有新社会,有新社会而后有新国家。”

时光荏苒。转眼已快一个世纪过去了,不禁令人心生感慨的是,如今这个国家面临的核心困境依旧如斯。公心,或说是爱人如己和服务社会的新心,仍然是这个被“精致利己”“算法”所操控的世代最稀缺的资源,也是被困在这个“算法”里面的国家和民族最大的救赎和希望。

由此,在“芥菜籽”志愿者的内心,用爱去“呵护这些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成长为拥有“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那些闪闪发亮的灵魂”的“新人”,成了大家最为深沉的期待。

2015年的12月12日,经过约半年时间的筹备,落户于叶堡村的第一个芥菜籽流动图书馆正式开馆。这也标志着“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活动的“大长征”,正式起航。

“我还记得,开馆前夜当地下了一整晚的大雪,叶堡村所有山头、树枝、房屋都披上了薄薄的银装。”杨麟回忆说。

开馆当天,图书馆共接待了近50位冒雪前来的家长和学生。

从家长和孩子脸上真诚的笑容中,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图书馆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也感受到了这项活动的真正意义。

在边远乡村,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有建馆空间、有长期合作的当地志愿者和足够的儿童数量,“芥菜籽”项目管理团队,都愿意进行细致地调研和考察,并最终决定是否建馆。

与其他阅读类公益项目相比,“芥菜籽”不是简单的捐书,“给学校和孩子们捐点儿图书是最容易的事情,我们不是,‘芥菜籽'是一个长期运营的图书馆+小型影院的公益项目,我们不是一次性的捐助行为,而是力求在当地扎下根来。”志愿者说。

书是陪伴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礼物。

在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建新馆时通常要求配备3000册左右的图书,有科普类、美术类、历史类、童话类等各种类型,之后还会根据需要持续更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电影因为特有的视听表现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为此,芥菜籽流动图书馆还特地配置了放映设备,收集了许多适合儿童观看、有益于儿童成长的电影,不时给大家放映。

无论是图书还是电影,都遵循着均衡、合适的原则。

据介绍,芥菜籽流动图书馆不允许采购教辅类书籍,也不允许开设辅导班,在这里孩子们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只要开心就好。“我们希望把美好的童年时光还给孩子,希望孩子们通过我们的活动,能够读到一本好书,看到一部好电影,并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留存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我们相信,在往后人生的很多困难时刻,这些记忆中的美好事物,会帮助他们坚持下去,坚持住本来的自己。”

因为立足于长久的陪伴,芥菜籽流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依靠的完全是当地的志愿者或当地学校的老师。志愿者说:“支教老师或下乡开展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可能工作几个月就离开了,通常难以持久,村里的志愿者或老师虽然也会走,但实践证明,他们相对来讲要稳定得多。而一支稳定的日常管理团队,对孩子们而言,非常重要。”

芥菜籽流动图书馆主要在周末和假期开放,都是学校监管不到的时段。这些时段全国各地发生了很多溺水之类的安全事故,有了图书馆的陪伴,孩子们就安全多了。

除了更安全,志愿者或老师的陪伴还有另一重深刻的意义。他们通常更年轻、更有学识,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好的指导,与孩子们实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老人与小孩之间沟通的不足,有益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这一公益项目的发起人表示,每一个流动图书馆,都是一颗有生命的芥菜籽。我们不仅播种,还要守望和呵护,和芥菜籽一起成长。这颗种子必须要向下找到它来的那片土壤,始终清楚它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是这样子。所以,芥菜籽必须要回到乡村和扎根在那里。但是,芥菜籽还要有一个方向,那是展示它蓬勃生命力的方向。每一颗芥菜籽都会冲破它原来的局限,如果没有这种冲破,那它就是一颗死的种子,就不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

“就像我们现在每一个志愿者和固定月捐伙伴,我们加入到这群体,我们不会再考虑彼此是否是老乡,是否属于同一座城市、来自同一个民族、信奉同一个信仰,这些都不再会是限制因素。这就是爱带来的奇妙变化。你会为一个陌生的孩子、一个陌生的乡村图书馆去奉献你的爱心。大家可能都没见过面,但彼此会很信任,也觉得很亲近。就像一些资助者,都还没有见过面,却完全信任我们,给我们资金去规划和建设新点。这就是芥菜籽的奇妙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不是在捐助谁,我们不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而是芥菜籽在帮我们从心里恢复一种爱的记忆,帮我们恢复我们与家乡、陌生人、社会,以及大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感觉到心里那些已经停止的部分又开始了生长。和芥菜籽一起成长。”他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转眼4年多时间过去,通过大家团结一致的携手努力,如今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已经在全国11个省的22个边远乡村(社区)正式落户。

“我们希望这些图书馆像一颗颗的种子,被播撒在偏远乡村的土地上后,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吸引当地的家长、政府乃至全社会真正去关注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希望。这是我们创建芥菜籽流动图书馆的初衷。”众多志愿者表示,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他们愿意以流动图书馆为基地,一直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并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这种守护和陪伴是多方面的。

2017年7月下旬,新疆喀什市托普鲁克乡加依村小学的41名学生,穿着统一的服装,坐着大巴,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喀什市里参观游览。这是图书馆特地为孩子们组织的主题为“城市之旅”的夏令营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多数孩子是头一次到喀什,因此非常激动。

有些遗憾的是,近两年因为图书馆数量多了,志愿者人手有限,协调不过来,因此夏令营活动就很少举办了。

据了解,组织夏令营活动,不仅要募集资金,策划行程,甚至连服装都得志愿者们自己设计,因此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很早以前,芥菜籽公益项目的发起者们就为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每周的活动照片都会在上面发布。一次,照片中一位小读者寒冬腊月穿着拖鞋到图书馆读书的细节,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后来通过与当地志愿者老师沟通,了解到部分小读者因为家庭困难的原因,缺少过冬的球鞋。随后,“芥菜籽”项目管理团队就在微信群里面发起了一次专项的回力鞋认捐活动。短短几天,大家就认捐了超过180双的冬鞋。

“很快,小朋友们就收到了球鞋,大家都无比高兴。我们也特别感谢所有热心捐助者的慷慨。”志愿者说。

面对图书馆所在乡村中有实际困难的家庭,“芥菜籽”志愿者团队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捐款,帮助困难家庭的学龄儿童,使他们尽可能不因为经济原因辍学。

更可贵的是,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团队的工作细节中处处体现着尊重。

他们为捐献书籍和物品制定了明确的原则:“爱人如己,我们不应仅仅是给予我们有余的,我们更应该是分享那些我们认为是好的”。凡是收集上来的书必须是八成新以上,并确保无撕毁、无污渍,收集人员会将这些书挨个检查、擦拭、封装好才寄送给各地图书馆;对于衣物,也要求捐助者洗涤、封装之后再寄出。这些繁琐的工序虽然增加了捐助者的工作,但对于拿到衣物的孩子们来说,却意义重大。

另外,目前芥菜籽流动图书馆一半以上落户在少数民族地区,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图书馆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尊重本地文化。比如,建在新疆的三个图书馆,购书时都在千方百计地收集维吾尔文的童书或者双语图书。

志愿者表示,“各地的文化、信仰和习惯我们都必须充分尊重。”

image.png

“芥菜籽”一直都不是一个正式的公益组织。

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没有一个全职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群有志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自发组织起来做慈善。

即便如此,“芥菜籽”志愿者团队的分工却十分明确,主要分为财务组、周报组、采购组和图书馆装修设计组等多个功能小组。基本上所有的工作,各小组都会在群里以民主讨论、协商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杨麟是目前该项目的总协调人。

他介绍,现阶段芥菜籽流动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国境内爱心人士的个人捐款,也得到过中国爱心企业的帮助,未来期待更多机构和基金会的参与支持。“我们还发起了一个固定月捐计划,即每月50元、或90元、或180元不等的小额捐款项目,入群后即可捐款。”

对外合作方面,有意向者可以与“芥菜籽”共同成立新的实施点,并由“芥菜籽”项目团队负责具体运营管理;或者,帮助购买图书馆后续运营过程中所需补充的新书。

其中,涉及的所有财务问题,团队都会对外公开,彻底透明。就这一点而言“芥菜籽”一直做得非常好,甚至可能是团队成立以来所有工作中做得最好的一点。团队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被记录在案,每个月的财务报表、收支明细、银行网银截屏都会在公众号“财务公开”栏目中公布,以备捐助者查询,接受捐助者监督。

毫无疑问,“芥菜籽”走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少。

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很庆幸,项目运营至今尚未发生过一起意外事故,但这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芥菜籽'目前22个流动图书馆,不少都设在校外,孩子们在往返的途中是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这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潜在问题。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力去检查并排除建馆地点周围的安全隐患,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杨麟说。

第二个重大挑战就是,“芥菜籽”不是正式的组织。事实上,安全问题的根源也就来自于这里。

公益慈善事业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蓬勃发展,组织数量与所运作善款额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准入门槛过高、依附性太强、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步伐。

像那些官办的公益机构,大多是正式注册的,资金雄厚,它们有能力将自己的创办者和志愿者保护起来,以组织的身份规避风险和承担责任。但“芥菜籽”并不具备这一条件,现行的法律规定是“芥菜籽”成为正式组织的一大阻碍。据芥菜籽项目的志愿者介绍,“法律要求个人公益若想成为正式组织需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职的志愿者,且不论租用固定办公场所的费用会给‘芥菜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就‘芥菜籽'目前获得捐款的情况和运营模式来看,都无法招聘一个或是几个全职的、付薪的工作人员,所以,目前‘芥菜籽'还全部是由志愿者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管理负责。”

这是中国小微型或初创阶段的公益组织面临的共同困境,“芥菜籽”的志愿者们期盼着国家给予更高重视,通过制度改革等举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做公益的路上,人是最美的风景,爱心是最动人的存在。

芥菜籽流动图书馆今天的“布局图”,是由一群爱心人士借着彼此的“缘分”串联起来的。他们说,“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刻意对图书馆的布点做出过什么特别的规划,都是一些和我们有相同想法的人,因为某种缘分结识了我们的志愿者,或者知道了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公益项目的存在,然后,把这粒‘种子'引过去,播撒在更多偏远乡村的土地上,不断浇水灌溉,然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群志愿者的行为,令人感动。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行业,却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被一个共同的目标所吸引,从天南海北聚集到了一起。之后为了同一项事业,他们肩并肩、手拉手,携手向前,相互之间甚至形成了像战友一样的彼此信任。

这份“战友情”,令人感动。

他们不为虚名,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用心去帮助那些渴望读书、渴望远方的孩子开一扇窗、搭一座桥,让他们的童年更美好,未来更可期。

这种作为,更令人感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们投身公益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内心的充盈,也改变了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在重新认识他人、社会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到了大自然和人间的美好。

找回了那颗简单、快乐的“初心”。

显然,在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世界里,也有所谓的“公益”,但那不过是自嗨的作秀。因为并不存在高人一等的爱的能力,那是施舍不是爱,爱只是一种自然的传递和反射,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去唤醒生命。当你经历过这种无条件的被爱、被接纳和被宽恕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去亲近这种爱,从爱中获得力量,并把爱分享出去。

这是“芥菜籽”志愿者们心中的公益。

而他们自身在给予的同时,自身也身处于这种爱中。

今年10月,“芥菜籽”的一位固定月捐伙伴“深海”(聂影)因为肠癌不幸英年早逝,深海在2017年加入“芥菜籽”后,一直关心和赞助着“芥菜籽”的各种活动,在去世前,他还奉献了10月份的月捐款,在他的朋友圈,最后两条消息是:9月28日芥菜籽9月第4周的周报,和9月29日庆祝他母校北京四中的校庆。让人欣慰的是,在深海去世后,好些他的朋友、同学和微信群友,都因为他的缘故,加入了“芥菜籽”的固定月捐计划。这无疑是生命的延续和爱心的传递。

所有图书馆的志愿者都是本着自愿、负责的原则招募的,而且,志愿者需要做的工作并不少,单就书籍的收集、整理、寄送、录入与每次开馆时的借入借出、精细管理,就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其中凝聚了所有志愿者与捐助者的心血,“芥菜籽”是用心在做事,也必须用心去做。

“天国好比一粒芥菜籽,有人拿去种在田里。原来,它比所有种子都小,可等到长起来,却比其他的菜都大,且长成了树,甚至天上的飞鸟都过来筑巢,接受它的庇荫。”这段话出自《马太福音》,其中暗含了芥菜籽流动图书馆名字的由来——希望她成长为大树,为孩子们提供长久的“庇荫”。

一直以来,“芥菜籽”拒绝做一个仅能献爱心的存在,她要有灵魂,有思想,有催生新力量与新事物的能力,还要有必要时牺牲自己换来孩子们新生的觉悟。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芥菜籽”志愿者的眼中,像他们这类民间公益的长期存在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它从根本上反映出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关注度不够,以及孩子们生活不够好的现实。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饭吃、有衣服穿、有鞋子换、有免费的教育,这原本就是宪法赋予他们的基本权利。“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给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唤醒变革的内在动力和力量,以期有一天能够真正看到政策与制度方面的突破。”

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芥菜籽”愿意“退出历史舞台”,即便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毫无关系。

编辑:GJL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