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气候 > 正文

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05-21 09:57:26来源:新浪公益

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深化发展,而在全球语境下如何更好地传播大熊猫文化,则是目前的一个新思考。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研讨会今日在北京正式召开,20多位与会专家和嘉宾共同探讨了大熊猫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核,以及中国新青年的时代形象内涵。

图片:(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巡视员、副局长凌厉)

图片:(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巡视员、副局长凌厉)

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巡视员、副局长凌厉在发言中指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和国家名片,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沟通中外民心的桥梁和纽带。他认为,在当前国际社会“熊猫热”日益升温的背景下,创作推出全新的大熊猫国际形象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新的大熊猫国际形象要凸显年轻化和青年性元素,展示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他同时提出,今后有关各方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全面加强大熊猫文化产品的开发制作和大熊猫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以大熊猫为载体联通中外民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精神力量。

图片:(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张和民)

图片:(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张和民)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张和民介绍了中国在大熊猫保护和国际交流中的努力。截止2018年10月底,我国已与18个国家的23个动物园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及幼仔共59只。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开展,提升了濒危物种的保护水平,更让国外人民感受到大熊猫带来的欢乐,加深了熊猫作为中国友好形象的认知。

图片:(五洲传播中心主任 陈陆军)

图片:(五洲传播中心主任 陈陆军)

五洲传播中心主任陈陆军认为,中国大熊猫及其文化内涵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发展的工作中值得发掘的一个宝藏。“大熊猫”被赋予了中华文化“温和、友善、绿色、共享”的精髓,体现了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也正值法国神父戴维科学发现中国大熊猫150周年,五洲传播中心“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在巴黎举行,邀请了中法青少年携手描绘熊猫环保风筝,为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大赛进行全球招募。围绕大熊猫开展的对外交流活动使大熊猫文化的影响力在海外广泛传播,为更好地向世界解读中国文化,持续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起到积极作用。

新时代 大熊猫文化需要更多元化的内容

新中国经过70年栉风沐雨,不懈努力,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而代表中国未来希望的年轻人群体,除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之外,也需要更多的创新与突破的精神。作为中国名片代表之一的大熊猫文化,也需要在全球语境下,具备更丰富、更多元的文化内容和表达方式。

“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全球招募大赛”项目负责人白帆提出“中国大熊猫,世界新青年 ”,以年轻视角诠释熊猫文化。白帆认为,优秀的IP 离不开正向价值观和民族文化核心内容的解读,更多产生在与当代年轻人有共鸣的话题领域,例如友情、忠诚、梦想、探索、奋斗。当代年轻人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力军,代表青年文化的内容,具备最持久的生命力。多元化与年轻化的表达,是此次打造中国大熊猫形象所探索的方向,因为,代表年轻的内容,也就是代表着未来中国的内容。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门展策负责人、耶鲁大学中国教学研究员Mary Sue Ginsberg(中文名:玛丽·苏·金斯伯格)认为,熊猫是人类的朋友,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层面,大熊猫对于中国的国际外交作用很大,熊猫是友谊的完美代言人。而作为“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全球招募大赛”评审嘉宾之一, Mary也从跨文化角度为打造中国大熊猫国际品牌形象提出建议,她表示,中国环境保护理念非常超前,大熊猫保护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延伸到很多其他领域比如:可循环利用新能源,水和森林资源,中国的环保努力非常重要。Mary也期待中国以熊猫为主题创作出更多面向年轻人的优秀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吴冠英;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朱毓平;著名品牌创意视觉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国外专家研究员张少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艺术设计与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施洁予;《中国日报》设计总监Bill Gaspard (中文名:比尔·盖茨帕德)、腾讯文创总监董莹等,也对这次议题在熊猫设计的视觉传达、国际艺术趋势、中华文化品牌形象,利用互联网吸引年轻受众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表示,大熊猫是中国的,同时它也一定是世界的,在其形象形成产业化IP推广时,要注重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平衡和统一,平衡文化的全球性和地方性,使其传播语境更国际化。

会议讨论中,朱毓平说:“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大赛有两点很好,第一个好是体验生活,如果没有体验,你设计出来的魂是不对的,到现场看看大熊猫感受一下和看画报和影视作品是不一样;还有一点是有专家辅导的过程,这次活动有很多业内专家,我想这些专家利用他们的创意,加上辅导,这些作品肯定能变成优秀作品”

吴冠英说:“我希望这个活动结束后,形象要持续推广。熊猫是非常好的代表中国的形象,是独一无二的,我觉得任何一个形象都不能比熊猫有代表性,但是如何设计推广好它是非常重要的,更艰难的工作,艰巨的工作。

以青年人之名,创造大熊猫形象标识

为了创造更国际化、更能体现中国青年形象的的大熊猫标识,“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全球招募大赛”将从征集、推广、评审、应用等环节进行多形式、多维度、多领域的运作。

多形式:“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设计全球招募大赛”自2019年2月份开始启动以来,开展了多形式的征集推广活动。一是广泛开展“我心中的大熊猫”主题活动,在中国及海外校园中展开相应活动,如中法学生联合绘制熊猫环保风筝等。二是优秀作品的获奖者将在接下来到川陕甘的熊猫生活区进行多种形式的采风创作。

多维度:此次大赛涵盖了20多所国内专业美术院校,覆盖了5大洲的海外艺术院校,总体海外社交媒体总留言达7万多次,国内线上话题互动量达1500万次的讨论,为“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出谋献策。

多领域:比赛触及到全球22个国家,总共收到2023位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圈层的海内外选手参赛作品。13位世界权威评审专家,他们专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全面的文化世界观保证了形象产出的代表性、多元化。

“1+N”计划 创造世界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图片:( 研讨会现场照片)

 

要真正把大熊猫和大熊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蜕变成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和推动者,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实践。白帆表示,将从新时代、新青年视角解读优秀熊猫文化内容,推出一个以熊猫形象来演绎中华文化并与世界文化不断交流共鉴的“1+N”计划,即围绕1个“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打造1个“熊猫文化国际媒体联盟”,1个“熊猫影视创作”计划,1个“大熊猫全球艺术行”活动,1个“大熊猫文化海外体验”计划,1个“大熊猫新青年”品牌计划。在深度解读熊猫文化的基础上,汇聚全球文化艺术智慧与创造力,打造出一个“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

汲取更多中国文化精华 大熊猫国际形象向世界青年邀约

为了让中国大熊猫形象更能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把中国新青年的时代特点融入到形象设计中,优秀作品的设计者将深入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采风创作,探访熊猫故乡,探寻熊猫文化,更深入的体验中国的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现代青年人的人文现状,与当地青年代表深度交流,丰富熊猫个性,向世界传达中国新青年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川省委宣传部国际传播与对外推广处处长孙建华、甘肃省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处处长白玉春、陕西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副处长张军表示将全力支持此次大熊猫设计采风活动。

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将在6月5日隆重发布,这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具有中国新青年特质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形象。围绕这个大熊猫国际形象,“1+N”计划将用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和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借融媒体的力量,联动优质品牌和青年榜样的影响力,助力以熊猫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不断丰富的,有趣味有态度的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系列计划,以熊猫为文化沟通的桥梁,向世界青年邀约加入到”1+N”大计划之中。

编辑:木易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