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在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网络、搭建服务平台、凝练品牌项目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合肥市社会工作蓬勃发展。
政策引领,夯实工作“重心”
合肥市民政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总体部署,把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从组织保障、政策引领等方面着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在强化组织保障上,合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社会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市直部门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如市委宣传部组织“社工宣传周”活动、市人社局组织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市财政局在社工机构奖补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在政策引领方面,在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合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时,都把社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2013年市委以“1+4”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同年还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并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育和待遇作出规定。在《合肥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街道、社区和福利机构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人才“两个全覆盖”,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的10%以上。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有力促进了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搭建平台,紧抓工作“中心”
合肥市围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搭建活动平台,突出待遇保障,全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制度化和专业化。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合肥市首先抓好社会工作人才培训,采取专业社工机构和基层政府合作共建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其次抓“双基地”建设。合肥市在基层自治组织、城镇社区服务组织、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均设立了“社工院系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工作院系大学生实训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再次抓激励保障机制。合肥市坚持将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待遇保障范围,按照“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原则,兑现工资待遇。包河区还对社区聘用人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且从事社会工作的,按照初、中、高级职业水平等级,明确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和400元的补贴,此项经费列入该区财政预算。
在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上,合肥市从2014年起开展基层社会服务平台标准化创建工作,在首批8个中心、16个站通过认定后,又完成了28个平台的建设任务。所建平台实现辖区内服务对象信息、需求信息录入率达到100%,培训督导覆盖率均在90%以上,专业社会工作者也达到工作人员的30%以上。辖区所有街道(社区)将购买项目和购买社会工作岗位相结合,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此外,合肥市还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吸引人才,通过培训转化、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发专业岗位,2014年市财政就安排专项资金在街道社区购买了社会工作岗位449个;2017年起市财政在每个城市社区安排7.5万元,购买基本公共养老和青少年服务,同时县(市、区)也安排了配套资金。庐阳区在2014年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分别在民政和人社部门开发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实现了社会工作岗位的零突破,并通过购买养老和“老少活动家园”社会工作岗位,共为乡镇(街道)购买了岗位77个。
在社工机构培育上,根据合肥市“1+4”社会服务政策,对评估等级为3A以上的社会组织和新登记的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分别给予2万-8万元的财政资金奖补,并优先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此外,出台了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文件,明确提出打造孵化园基地,全市共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孵化园15个,已入驻和孵化社会组织435家。
品牌带动,激发工作“核心”
目前,社会工作认知度低,亟须通过各种方式走近居民,而一个个贴近居民需求的品牌项目则是一种很好的走近居民的方式。合肥市积极开发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本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努力探索社会工作项目的品牌化发展。
合肥市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依托,在探索“三社联动”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社会工作服务品牌,成功将社区“老少活动家园”项目纳入市政府民生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建成500个活动站点,通过“社工带义工”的方式,面向社区老年人和青少年提供文体康乐、兴趣培养等服务。为推动社会服务活动进社区,庐阳区将2014年定为“社会工作公益活动年”,庐阳区社会工作协会和11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协会,联手150余家社会组织,共同开展了132场社区服务活动,逐渐形成该区的品牌服务项目。新站区重点聚焦社区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打造“关爱社区儿童共筑家庭和谐”和“晴暖夕阳关爱服务零距离”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包河区的“怡养家园”“金色拐杖”“心约善谷”“睦邻会所”“读书郎俱乐部”等系列基层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都逐渐发展成为居民耳熟能详的服务品牌。
各种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的诞生,背后都包含着各级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高度重视。2014年合肥市政府推出22个向社会力量购买的服务项目,实际兑现资金1.2亿元,为全市各类社工机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此外,合肥市于2014年成立的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市财政一次性注入资金400万元,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开展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组织公益创投等形式,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包河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益创投活动,设立区级社区发展公益金,通过“公益创投”“服务补贴”“服务奖励”等形式,重点支持以促进区域社会建设、鼓励社区社会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示范性、探索性、创新性公益服务项目,着力扩大社工机构的成长空间。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4月23日上午9点,七彩虹之家郑州禁毒服务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西大街街道办事处小游园广场隆重举行。...
2019世界社会工作日强调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019年世界社会工作日是3月19日。 今年是全世界社会工作...
李丽:做儿童服务,我们就是要发挥湖南人的精神——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黄树贤部长:感谢你的努力...
& 8203;7月22日至23日,流利说X牛津大学出版社乡村教师赋能计划公益项目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自治县国门小...
一、案例背景(一)缘起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围社区位于松岗街道西北部,与东莞市长安镇相邻,紧靠...
聚焦民生需求重点热点难点,通过助人自助促进社会和谐,2019年度,金水区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服务民生方...
抓党建工作:认真履行登记管理机关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督促推动职责,引领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正确方...
8月16日,民政部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照检视专题研讨会,学习党史、新...
40岁的沈光华是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革新社区一名残疾人。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因残疾封闭在家,不愿出门。...
近日,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治理与社会组织研究基...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中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全国社会工作者的倡议书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今年是...
《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近日正式发布。该大纲根据2018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印发的...
7月1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2019——社会工作扶贫服务示范项目在鲁东大学启动;7...
6月25日,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共同指...
中华慈善总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 6月18日,中华慈善...